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22日讯(记者 贺靛婧 通讯员 李梦霞)在世界地球日来临前夕,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无废城市”建设,近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青山公益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在宝安区壆岗、沙头、共和、沙井、衙边5个社区启动。该项目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美团公益联合发起,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宝安管理局指导,宝安区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实施。
据悉,该项目活动创新融合环保知识科普、非遗手工体验与生态志愿服务,其中每场活动约招募40名生态环境志愿者参与,共吸引近200名社区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助力绿色低碳生活理念落地生根。
“无废”理念进社区:从意识到行动的绿色闭环
在首场“塑料变形记”主题培训上,老师通过“破冰-PK-创作-招募”等生动有趣的环节,揭秘塑料的生命周期,引导孩子们思考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课程以“塑料与我”为切入点,揭秘塑料与人类、自然环境的关系,并揭示不当处置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老师特别强调,尽管塑料污染问题严峻,但塑料本身并非“敌人”,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回收与再利用。
孩子们展示“环保画作”。
此次活动特别设计“塑料变形记”绘本制作游戏,将孩子们分为不同小组,并发放“资源卡”和“线索卡”。孩子们根据线索协作完成绘画,在一页页白纸上创作与塑料影响、循环再生相关的画作。“这是我画的塑料对环境的危害,我们都要学会塑料处理和垃圾分类。”一位小朋友自豪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动最后还发起了“塑料变形记站长征集令”,孩子们纷纷争当社区站长,将在以后的生活中宣传塑料循环利用、分类回收的知识,真正将意识转化为行动。
“塑料变形记”课堂。
当非遗遇上环保:漆扇艺术点亮绿色生活
随后,非遗漂漆扇制作体验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将由天然大漆颜料滴入水中,通过传统“漂漆”技法在素白扇面上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斑斓纹样,再由书法老师题写环境保护相关标语。“原来废塑料能变成这么美的艺术品!”一位参与学生兴奋地表示。
非遗漂漆扇手工活动。
据介绍,本次活动所使用的天然大漆,是从漆树中割取的乳液,自然环保,被誉为“可以食用的涂料”。此外,活动所使用的扇面、绘本,均为环保再生纸张制成,所有剩余材料也将在活动后分类回收循环利用,以实际行动传播低碳环保的理念,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添砖加瓦。
本次活动不仅让社区居民在趣味互动中学习了环保知识,更通过塑料变形绘画、非遗手作体验,让“变废为宝”深入人心。后续,主办单位还将在宝安区开展生态环境志愿者巡查,将环保行动日常化、大众化,号召更多市民加入绿色生活的行列。
http://ibaoan.sznews.com/content/2025-04/22/content_31545831.htm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生活”的所有作品,均为新华生活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新华生活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