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长沙市一中学生参加“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
②永州市道县第四小学的学生、家长参加“校长喊你来运动”全员文体活动。
③长沙理工大学学生在卓越工程师学院上实训课。 湖南省教育厅供图
近年来,湖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牢记“国家要强大,必须办好教育”等殷殷嘱托,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教育强省战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实,各阶段教育水平稳步提升,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不断提升。湖南在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方面有哪些举措?如何抓好落实?对此,记者专访了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夏智伦。
问:湖南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了全省教育大会,明确了教育强省建设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湖南将从哪些方面推进教育强省建设?
答:这次大会在湖南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在科技、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湖南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扛牢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政治责任,更好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接下来,湖南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谋划好全省“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和开放合作等6个方面聚焦发力。同时,以实施党建引领工程、学校思政课质量提升工程、青少年健康成长守护工程、高等院校布局和学科专业优化工程、高校创新驱动工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教育数字化转型工程、新时代强师工程、投入保障工程等“十大工程”为抓手,加快建设质量水平更高、服务能力更强、公平更加彰显、发展更可持续的教育强省。
问: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时强调,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湖南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育人新生态新格局?
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湖南考察调研,对传承红色基因、加强思政课建设等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为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湖南将充分发挥“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红色优势,高扬“为时代育新人”主题,持续做优“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岳麓书院”“第一师范”大思政课堂等湖湘特色思政品牌,新设“十八洞村”大思政课堂,守正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持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扎实开展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让每一个少年儿童都能在“五育”并举中健康快乐成长。
问:教育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对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赢得战略主动发挥着关键作用。湖南如何锚定战略需求,增强人才自主培养和服务支撑能力?
答:湖南当前发展条件和增长模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加迫切。这就需要高校发挥高水平人才培养主阵地、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重要作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近年来,湖南大力支持引导在湘高校重点布局一批支撑“三高四新”战略的学科专业,使学科与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更好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024年,湖南省委将“构建高等院校及其学科设置调整优化机制”纳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首批推出的12个重点改革事项之一。下一步,湖南将围绕落实“五个一批”“五个计划”任务,通过建设湖南高等研究院、建好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深化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培养造就一批“高精尖缺”人才和有湖湘特色的“技能湘军”,着力增强人才自主培养和服务支撑能力,积极稳妥推动“两优”改革落地落实。同时,大力开展支持大学生创业“七个一”行动,进一步做好“校友回湘”工作,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更多项目落地和人才回流。
问: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湖南如何持续改善民生,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答:我们将始终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落脚点,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新机制,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一方面是把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得更大,重点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深入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计划,同时抓好特殊教育和专门教育,推动教育由“学有所教”的规模增长转向“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是把“蛋糕”分得更好,坚持教育公益属性,加大政策和资源向落后地区、薄弱学校倾斜的力度,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http://www.jyb.cn/rmtzgjyb/202504/t20250421_2111333768.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生活”的所有作品,均为新华生活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新华生活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