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北京海淀实验中学初中部食堂的大屏幕播放餐厨各环节的实时显示画面。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全国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已达98.5%。
据新华社报道,自2024年校园餐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国各地共投入103亿元改善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98.5%。这意味着“互联网+明厨亮灶”已成全国中小学食堂“标配”。
对于“互联网+明厨亮灶”,社会并不陌生。通过视频监控和互联网技术,对后厨等场所进行实时直播,呈现一道菜从烹饪到上桌全过程,后厨再也不是“隐秘角落”。
如今,将这项广泛存在于商场和外卖平台的监督模式,应用到学校后厨,无疑有助于打破校园餐的封闭性,将其置于无数双眼睛的审视中,从而有效约束学校管理者和从业者,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校园餐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学生身体健康,始终受到社会高度关注。近年来,为了确保校园餐安全,不少地方采取了校长陪餐制、成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引入有奖举报机制等措施,想方设法加大监督力度。
建立“互联网+明厨亮灶”管理系统,则让校园食品安全的监管变得更加直观、高效和全面。全方位透明、全天候“云监督”,增加了学生和家长对校园餐的信任感。这也是迈入数字时代,智慧监管手段的升级之举——对校园餐就该配置最严格的监管。
要看到,校园餐本身面广、量大、线长,“互联网+明厨亮灶”只是校园食品安全的一个环节,其他还涉及采购、贮存、加工、配送等诸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这并非没有前车之鉴。比如,某地一学校食堂被曝光提供变质肉给学生食用,就曾引发舆论关注。毕竟,是否及时察觉食物变质,摄像头还做不到。
因此,确保校园餐安全,提高校园“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只是第一步,如何从“标配”走向“高效”,以点带面,落实从源头到餐桌的全面监管,更好发挥监督作用,尤为关键。
事实上,一些地方在校园餐治理方面,已经探索出不少经验,既能充分挖掘“云监督”的潜力,也能提高监督效率。
比如,一些学校已经建立“数字食堂”,将食堂每样食材的采购、检测、加工信息都实时上传到数字食堂管理平台,家长可以随时查看。也有学校在“互联网+明厨亮灶”基础上,引入AI监管来监控鼠患和不规范操作,监管部门通过人机合作的智慧监管方式,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的学校,就餐区可现场观看,但在云端,只有有权限的监管人员可实时查看厨房环境卫生、食品加工操作等情况。对食品安全最为担忧的家长群体的参与度,仍相对较低。
报道也提到,2025年深化校园餐专项整治将畅通师生意见反映和投诉机制,推动中小学校普遍成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强化家长监督作用。那么,落实好此项要求,各地不妨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进一步面向家长乃至社会开放查看端口,让家长成为监督的主力军。
如在山西晋中,不仅各级监管人员、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实时观看学校后厨,还进一步畅通互动渠道,设置平台留言功能。这些强化社会监督的举措,增加了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的渠道,从而起到预防作用。
从校长到家长,再到政府监管部门,都是学校食品安全的维护者。保障校园餐食品安全,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让“云监督”更好守护校园餐,就是要将“互联网+明厨亮灶”的监督效能发挥到最大,使其成为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坚固防线,让学生吃到的每一口饭菜都干净、健康且安全。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40582291168796.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生活”的所有作品,均为新华生活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新华生活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