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体卫融合”人才培训会在杭召开

来源: 潮新闻   编辑:徐豪   审编:益审核  发布时间:2025.08.01

把健康管理送到百姓的“家门口”,让公共健康服务从“普惠”向“精准”的跃升。7月30日至31日,由浙江省体育局主办,浙江体育科学研究所(浙江省反兴奋剂中心)、杭州市拱墅区康桥街道承办,“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体卫融合”人才培训会在杭州市拱墅区康桥街道举行。

这场汇聚全省实践智慧的培训会,以经验交流、实地调研、规范解读为纽带,为全省“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的建设与运营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更好地为居民提供科学的运动健身指导及服务,让“人人爱体育、人人会体育、处处可体育、健康靠体育”的理念在交流中愈发清晰,勾勒出健康社区建设的未来图景。

思想碰撞共交流,经验分享促提升

开班仪式上,浙江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为培训会明确方向:推动“体卫融合”,需探索科学健身新路径;构建全龄友好社区,要实现服务人群全覆盖;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最终要落脚于居民幸福感的增强。

思想的火花,在经验分享中愈发炽热。18家已建成的“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代表,带着各自在实践中打磨出的“答卷”,展开了一场干货满满的交流对话。

杭州上城区闸弄口社区以“嵌入式”思维破解空间困局,通过空间置换、腾挪,配套运动广场、体育路径及十字运动街区,同步开展运动损伤预防、康养训练营等服务,兼顾“一老一小”与残疾人等群体需求,走出专业化体育管理之路。

宁波鄞州区的代表介绍了“健康积分”制度提升居民参与度的妙招。居民参与健康讲座、健身活动、健康监测等均可累积积分,兑换健身器材、体检优惠券等权益。这一创新让中心月均参与人数增幅达40%,生动诠释了“小积分”撬动“大健康”的治理智慧。

交流会现场,各地代表结合自身实际,从资源整合、服务模式、居民参与等多维度进行了精彩阐述。如何平衡公益属性与可持续运营、如何提升居民的主动参与度、如何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等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在大家的观点交错间,“体卫融合”的实践路径愈发明朗。

现场专家亦“倾囊相授”。就“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数字化工作、建设与运营标准等内容进行了细致解读,为中心建设明晰了规范与方向。同时,要求各地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实地调研“取经”,康桥模式显成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场热烈的思想交锋后,全体参会人员前往杭州市康桥街道“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在沉浸式调研中触摸“体卫融合”的实践温度。

推开中心大门,专业与温馨交织的气息扑面而来:运动场馆按功能精准分区,力量训练区、有氧训练区、康复训练区界限分明;健康监测区里,骨密度检测仪、心肺功能测试仪等设备随时待命,居民可“一站式”完成体质检测……服务动线设计流畅,健康管理变得触手可及,尽显人文关怀。

“我们坚持‘政府主导、专业运营、医体协同’,让体育资源与卫生资源真正‘拧成一股绳’。”中心负责人介绍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每周固定坐诊,为居民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专业健身教练则根据处方,指导居民科学锻炼;双方还能共享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体质数据+医疗数据”的联动分析,构建起从评估到干预的闭环体系。

“主动健康”的理念正悄然改变着社区生活。截至目前,该中心已为辖区3000余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讲座、健身训练营等活动50余场,居民的慢性病发病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2%。同时,康桥街道各社区交流将因各类健身活动与健康服务的开展而更加密切,社区凝聚力不断增强。

参观过程中,参会人员不时驻足记录,纷纷表示希望将把所看、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持续探索“体卫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为打造更优质、更贴心的社区运动健康服务添砖加瓦,助力健康浙江建设迈上新台阶。

实践之花遍地开,模式创新显活力

什么是“体卫融合”?自《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这一概念以来,其内涵逐渐清晰:它是体育与卫生健康领域在理念、资源、技术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这一转变不仅是理念上的革新,更是对公共服务体系的一次深度优化,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提供了新路径。

去年起,浙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推进“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打造集“体质检测、运动评估、健身指导、慢病防控”于一体的“体医康养护”平台。在公共服务保障的大框架下,这一平台的构建,是浙江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民生领域的生动实践。通过整合体育与卫生资源,为民众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健康服务,让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从专业机构下沉到百姓生活圈,浙江“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的遍地开花,正是浙江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将“民生福祉”嵌入发展基因的生动注脚。

如,杭州拱墅区康桥街道“政府主导、专业运营、医体协同”的模式,实现了体育资源与卫生资源的高效整合;宁波鄞州区东柳街道锦苑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聚焦“智慧化运营”,打造了线上健康管理平台;温州瓯海区梧田街道龙霞社区根据老年人口多的特点,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银发群体”共享健康红利……

18个已运营运动健康中心的实践探索、11个在建项目的稳步推进,浙江以“体卫融合”的微观实践,编织出一张“健康保障网”。这张网里,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温度,有全民健康的获得感厚度,更有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力度。

从公共服务保障的制度创新,到运动促进健康的实践深化,再到高质量发展的民生落地,浙江的探索始终围绕一个核心:让健康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常态,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当运动健康中心覆盖更多社区,科学健身理念深入更多家庭,可以预见,未来浙江的“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必将不断继续发展壮大,浙江也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书写出更具温度与质感的民生答卷。(陈婧)

【责任编辑:宋越】

http://www.zj.xinhuanet.com/20250801/e60fa3e0640f4dd780d878916b13748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