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是血糖“杀手”?医生提醒:若想血糖正常,这5种茶别多喝

来源: 网易号   编辑:徐豪   审编:益审核  发布时间:2025.07.31

偷偷干扰了胰岛素敏感性有的茶性寒,有的茶性燥,有的茶清心降火,有的茶却在不知不觉中。尤其是那些加工过程复杂、香味浓郁、掺杂添加物多的茶,。

代糖比如有些甜味型花茶,表面上看是“天然本草”,可若细究一下成分,不少里面加了,比如阿斯巴甜、安赛蜜这类人工甜味剂。很多人一听“无糖”“零热量”就放下戒心,其实这些代糖虽然不直接升血糖,但它们会干扰肠道菌群,进而影响,让胰岛素变得不再灵敏。

代谢紊乱的根子,往往就埋在这些看似无害的细节里。

茶多酚氧化严重也有不少人迷恋乌龙茶、铁观音,觉得那股高火烘焙香越喝越“上头”。但殊不知,这类茶的加工过程往往需要高温长炒,,抗氧化活性下降,反而让原本能帮助降糖的有效成分流失殆尽。

更有甚者,一些不良茶商为了增加香气,还会添加香精香料,这些成分对胰腺来说简直是“慢性毒药”。

茶黄素而红茶虽然温和,但其发酵过程会产生大量的、,这些成分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胃酸分泌,导致更明显,尤其是饭后一杯红茶的习惯,。

养生不等于盲从,喝茶更不能图个“口味舒服”就一杯接一杯。

有趣的是,国外一项由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营养与代谢研究中心在2023年发布的临床观察指出,。

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反而下降研究者认为,茶叶中的咖啡因在短期内确实能提高代谢速率,但长期刺激下,,这就像一把锯子,初时锋利,锯久了,反倒磨损了木头的边角。

换句话说,天天喝浓茶、喝多种茶、饭前饭后都喝茶的人,不但没降糖,可能还在助推血糖“坐过山车”。

再说那近年来风靡的“花草茶”,什么玫瑰、菊花、金银花、茉莉……看着清新淡雅,可你知道花瓣干燥过程中残留的农药和防腐物质有多难清洗吗?

可谓雪上加霜而且这些花类茶大多偏寒凉,对脾胃虚寒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人群,。脾胃一寒,食欲下降,营养吸收差,血糖不稳的问题就更复杂。

临床上曾经有一位来自云南昭通的老乡,60岁出头,平日喜喝茉莉花茶,每日不离手,血糖控制始终不理想。后来在饮食结构调整的同时,医生建议他减少花茶摄入,改为温性偏平的粗粮煮水饮用,三个月后血糖稳定,精神状态也明显改善。

健康饮茶的关键,不是茶的贵贱,而是与身体的“性格”相合不相冲。

影响血糖的日间波动稳定性不同地区的人,体质千差万别。比如广东潮湿,南方人多湿热体质,喝点清润茶有益;而东北多寒冷干燥,北方人若盲目饮凉性茶,反倒容易引发腹泻、胃寒,甚至。

茶叶中含有一种叫“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成分,在不同冲泡温度下对血糖影响截然不同更冷门但极具启发性的,是一项由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2024年初开展的一项研究:。

EGCG在90℃以上会大量裂变为无活性结构单元研究发现,,而在70℃左右冲泡时保留率最高,且对胰岛素敏感性有正面作用。

https://m.163.com/dy/article/K5KV76KM0553TF9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