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长沙4月19日消息四月金井,春茶吐翠。沿着茶产业路驶入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湘丰茶园,扑面而来的不仅是清新的茶香,更有一派繁忙景象:满载茶鲜叶的货车穿梭往来,将春天的第一抹新绿送往加工车间。
金井镇的茶产业路穿过茶园(央广网记者黄珂岚 摄)
“过去这条路可没这么热闹。”湘丰茶业茶园负责人马放回忆道,“十几年前,镇里只有一条土泥巴路,茶叶运输得看老天脸色。遇上下雨天,车轮陷进泥坑,一耽搁就是大半天!”金井镇因一口宜于泡茶的古井得名,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但交通瓶颈曾长期制约着产业发展。
转机出现在2014年。长沙县交通运输局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对茶产业路进行全面提质改造。如今,6.5米宽的沥青混凝土公路如同一条黑色缎带,蜿蜒在万亩茶园之间。
依托金井镇四通八达的路网体系,金井各大茶厂将产业链条延伸至周边乡镇及湖南省内多个地市州,形成了涵盖茶苗繁育、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茶文旅融合、茶机装备制造和产业园区运营的完整产业链。
制茶车间内,标准化全自动生产线有序运转(央广网发 吴杰 摄)
“这条路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模式。”马放介绍,“机械化设备进得来,产品出得去。我们的茶叶畅销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到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茶产业路沿线聚集了35家企业,年总产值近10亿元。沿着这条产业动脉,记者看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产业图景:路的一侧,湘丰茶业的智能化加工车间里,茶鲜叶正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完成蜕变;茶产业路的终点——三珍虎园迎来一拨拨游客。
落户金井镇以来,三珍虎园经过十余年的科学繁育和保护发展,虎群数量实现跨越式增长——从最初的8只发展到如今200余只的规模,成为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繁育技术最成熟的虎类保育基地。
游客在三珍虎园观虎(央广网发 吴杰 摄)
近年来,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长沙县交通运输局和金井镇对连接湘丰茶园与三珍虎园的3.5公里公路实施提质改造工程。“虎园现在的游客量比修路前增加了一倍以上。”三珍虎园负责人邓玉玲说。
这条“茶虎路”串起了茶园与虎园,更连起了村民的致富希望。路旁的“刘记柴火土菜馆”老板刘胜球正忙着招呼客人:“现在一年能挣五六万元,比外出务工强多了!”沿着茶产业路,游客可以上午在茶园体验采茶,下午到虎园观虎,一条集生态、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农文旅路线逐渐成形。
https://news.cnr.cn/local/dftj/20250419/t20250419_527140655.s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生活”的所有作品,均为新华生活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新华生活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